产品展示
免费新展|华南首个瑞士设计大展登陆深圳走进瑞士设计经典400年
来源:开云体育app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5-06-17 01:30:30
产品详情:

  瑞士位于欧洲心脏地带,瑞士设计以其精确性、简约风格、功能性、实用性、精湛的技艺以及可持续性而闻名,对全世界创新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所展现的简约而高级的美感,悄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渗透于产品之中。

  值2025年中国与瑞士建交75周年之际,瑞士驻华大使馆携手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向中国观众共同呈献“瑞士经典设计展”。该展览作为2025年深圳设计周“全球伙伴”系列项目,构成设计交流成果展示的重要板块。

  “瑞士经典设计展”将于2025年4月11日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L3花园展馆正式开幕,为华南地区首个瑞士设计大展。此次展览划分5大章节,旨在向大众介绍瑞士经典产品设计与平面设计,生动展现了瑞士工艺和设计的演变过程。

  瑞士的设计传统植根于国家自身的文化多样性和持续的创新力。无论是日常物品,还是对全球影响深远的发明,参观者均可在此次展览上尽情探索瑞士设计所呈现的精湛技艺、创造力和功能性。

  瑞士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被壮观的阿尔卑斯山环绕。虽然国土面积很小——只有中国的232分之一,但瑞士在全世界创新和设计方面的影响却极其深远。全国由26个州组成,有四种国家语言,分别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瑞士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发扬了其工艺、设计及前沿创新的传统,因其简约、实用和永恒的特质而享誉全球。

  为庆祝中瑞建交75周年,瑞士驻华大使馆携手瑞士联邦基建后勤办公室、瑞士模块化家具品牌USM、瑞士国家旅游局、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等国内外多个合作伙伴,特别推出“瑞士经典设计展”。展览上极具代表性的75件家具作品,将展现瑞士工艺从蹒跚起步到誉满天下的发展历史。此外,展览还精选了部分瑞士旅游海报,来呈现瑞士独特的视觉传达风格;并设有马克斯·比尔特展,向这位伟大的瑞士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致敬。

  本次展览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于呈现瑞士在创新领域的持续发展:不仅在设计方向,还涵盖了工程、医疗、可持续发展等多种领域。从苏打水和铝箔纸的开创性发明,到研发层面的开拓性实践,瑞士在众多行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瑞士的设计和创新深受邻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的影响,以及国际合作的启发。无论科学家、艺术家,还是技术工人,各行业从业者都为其独特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如今,洛桑艺术设计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诸多瑞士高校吸引了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慢慢的变多的国际学生,凸显了瑞士与其他几个国家不断在知识和创造力方面的交流。

  “瑞士经典设计展”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瑞士设计与创新精髓的窗口,方便大家探索其精湛的技术,深度思考下的创新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此次展览,您将发现瑞士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不仅在于塑造了功能性的物品,更因为其在设计与创新领域的全球叙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诞生于1950年代的全球传奇性字体“Helvetica”因其清晰和纯净的特点,至今在各国的公共场所标识中得到普遍应用。展现了瑞士排版对设计历史的深刻影响。

  革命性的潘顿椅由丹麦建筑师兼设计师维纳尔·潘顿设计,自1967年起由瑞士微达公司生产,是世界首款一体化注塑成型的悬臂式塑料椅。“经典潘顿椅”如今成为20世纪设计的标志性符号,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

  瑞士国宝级建筑师、设计师、画家和作家,他的第一部现代建筑作品“湖畔别墅”坐落于日内瓦湖畔,于1924年正式完工,是对人体工学研究和功能主义分析成果的实践。

  包身由回收的卡车篷布制成,体现了可持续设计理念,呈现瑞士在生态思维上的创新方式。

  瑞士的设计历程起源于乡村的原始家具,受外来审美影响逐渐演变,最终形成独特的国家风格。十九世纪前,瑞士以乡村为主。彼时的家具风格大多简单实用,少数富裕城镇的室内装饰主要受到哥特和洛可可等国际流行风格的影响。1848年,瑞士正式成为联邦制国家,大大推动了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同时也带动了设计学校的兴起和精致化制造的出现。旅游业的蓬勃更是促进了家具行业的发展,木雕等地方工艺在瑞士国内外备受青睐并日趋精细化。

  二十世纪初,瑞士设计摒弃了笨重、巨大的家具风格,转而追求功能主义。瑞士设计史不仅是设计师的历史,也是制造商的历史。从德塞德到雷尼、图特,这些制造商至今仍享誉全球。

  “兰迪椅”,瑞士功能主义设计的典型代表,设计师汉斯·科瑞专门为1939年瑞士国家博览会设计,完美兼顾了美观与实用性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的中立地位为艺术家提供了避风港。尤其在一战期间,催生了诸如达达主义在内的艺术运动。由于瑞士幸免于战乱,且具备较为充裕的资金,极大促进了二十世纪30年代、40年代“瑞士风格”的发展,并以此确定了其全球影响力。

  二战之后,瑞士设计开启新篇章,着重体现在平面设计方向及“好造型”运动。上世纪70年代,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瑞士设计常以雕塑化的形式呈现,变得更灵动、有趣且富于实验性。如今,瑞士设计继续引领潮流,注重可持续性、耐用性和创新性。

  居伊·梅尔德姆设计的扶手椅,采用经典的椅子造型,使用最普通的废料翻陈出新,2023

  瑞士是继英国后世界上第二个发行邮票的国家。1845年,瑞士西北部的巴塞尔市州发行了“巴塞尔信鸽票”,这是世界上第一枚彩色邮票。

  连续14年,瑞士在全世界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前茅,处于全世界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气泡水的革新、牛奶巧克力的诞生、现代自行车链和铝箔的发明、人工髋关节的设计,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建立。从餐饮到工程、医疗,瑞士的创新技术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简约、实用和可持续仍是瑞士创新的核心理念。展览中家具区域中的部分产品,生动诠释了这些核心价值观如何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高度契合。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委托平面设计师(设计师:普杰)设计护照的国家。这一举措凸显了平面设计在瑞士文化中的深厚根基,也反映了其民族对视觉传达中追求清晰性与功能性的广泛认知。瑞士的设计历史在其旅游海报中尤为明显。

  埃米尔·卡迪诺于1908年设计的海报“采尔马特 – 马特洪峰 – 4505米 – 瑞士”

  瑞士海报之所以在全世界内独树一帜,莫过于其彩色平版印刷技术和对图形元素的大胆运用。埃米尔·卡迪诺于1908年设计的海报“采尔马特 – 马特洪峰 – 4505米 – 瑞士”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艺术家大胆使用了简单的线条和暖色系配色,融合了瑞士邻国的创作风格,兼具德国的宏大性和法国的俏皮感。此种风格后被称为“瑞士风格”,该海报也被认为是该风格的开山作品之一。

  在1920年至1950年间,所谓的巴塞尔学派逐步发展了海报设计,创造了以物品为主题的海报,依旧以全画幅、简单图案和简洁标语为特征进行呈现。这一时期为战后“瑞士风格”的全球确立做出了贡献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设计的“软木塞凳2号”,专为2012年伦敦蛇形画廊展亭设计,通体采用软木材质,反映了瑞士当代艺术对可持续性的深刻感知

  此部分展览将通过一些“不起眼”的凳子的视角,来概括瑞士设计400年里的丰富历史。长久以来,单人凳与长凳均为中世纪最常见的坐具形式。而椅子直到十八世纪主要为权贵人士专用。本次展示的各类单人凳以其简约风格和实用性而备受推崇,充分反映了瑞士设计的演变历程。

  马克斯·比尔(Max Bill)是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和设计界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设计师,他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比尔是具体艺术的先驱,注重几何形状、数学和色彩,摒弃任何自然主义题材。终其一生,他都在倡导“好造型”的理念,即美学与功能性相结合的原则。他的跨学科方法不仅影响了设计,还对艺术理论和教育产生了重要作用。

  本次展览中除了展示比尔设计的家具,还展示了比尔设计的海报,充分展示了其在形式和色彩方面的造诣。比尔始终秉持对清晰度以及精确度的承诺,通过极简主义的力量以视觉方式传达复杂的理念。

  言照壁(Christian Herren)是一位创意总监、艺术顾问和策展人,常驻于伯尔尼和巴黎。工作方向涵盖艺术、设计与旅游的多个领域,包括展览和传播策略。言照壁的近期主要项目包括2024年夏季奥运会期间“瑞士之家”的展览馆策展,以及恩加丁艺术论坛的数字档案组织。言照壁曾主持过多个知名人物对谈,涉及嘉宾有乔凡娜·卡斯蒂廖尼和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他也曾在阿尔高美术馆和特奥·雅各布艺术品收藏基金会等机构工作。他的学术研究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丢勒及其他”展览提供了重要帮助。言照壁还为《PIN-UP》“Scheidegger & Spiess”等诸多刊物/出版社撰稿。

  SWCAC位于深圳蛇口,是招商蛇口首个创新型文化综合体,以展览、演出、社区营造、艺术商业等复合型业态,致力于为公众持续创造独特的美好生活文化体验。SWCAC是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大师槇文彦在国内的唯一作品,运用城市造景的手法,呈现出山、海、城交融的三重视野。开放联通的空间设计可举办不同的文化活动,引发文化的对话和人与人的交流,同时,将蛇口多样的地貌及交通便捷的地理位置呈现在观者眼前。自2017年12月开馆至今,SWCAC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文化地标,获评《孤独星球》深圳首选文化目的地,《时代周刊》全球百佳目的地等称号。七年来,SWCAC共举办展览238场、演出606场、活动1638场,社区活动参与人数突破百万,累计到访观众超1057万人次。